微信关注
智能客服 服务热线
产品与解决方案
金税产业
智慧产业
网信产业
金融科技服务产业
首页 > 产品与解决方案
互联网还是高科技吗

  互联网是高科技吗?如果二十年前问人们这样的一个问题,几乎不会有人怀疑,互联网当然是高科技。

  然而,伴随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业态与受众不断下沉,互联网“高科技”的光环逐渐褪色。一些人觉得,互联网公司并不再是探索科技新边疆的创业传奇,发生在它们之间的,是旷日持久的商业鏖战。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繁荣,曾经得益于信息技术普及与弥合信息资源落差的红利,得益于一个个来自底层小人物的励志故事,同时也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与越发强烈的批评呼吁声中,亟待新的蜕变。

  10月19日,阿里巴巴发布了*款通用CPU芯片——倚天710。这样的技术成果,正印证着互联网公司顺应时代浪潮的变化。

  在2021年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张勇提出,科技不仅创造商业经济价值,更创造社会价值。在他看来,科技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必须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既要追求先进的技术,也要思考怎么样与整个社会共享科技快速的提升的成果。

  从享受红利到创造红利,从现存技术普及到研发探索未知,如何用科技力量担负起“科技攻坚”和“共同富裕”的使命,成为了互联网公司走向后疫情新商业时代的主旋律。

  互联网是啥样子,在三十年前,还是一个如同今天的量子计算、6G通信一样高深莫测的线计划”,信息技术即被列入重点投资、追赶欧美的七大领域。随即,中国信息工程启动,Internet也走入中国。

  在那个鸿蒙初开的年代,无论国内外,整个互联网只能提供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电子邮件、新闻等四类基本公共服务,而且加不加入国际互联网仍旧是各国争议的话题,对计算机病毒的恐惧更是比计算机本身散播得更快。

  即便是用过了解互联网的人,也如“瞎子摸象”各有各的理解,互联网商业化、生活化的愿景更只存在于评论家们信誓旦旦的预言当中。

  1995年5月,*家互联网网络服务提供商瀛海威成立,在中关村南大街竖起“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的巨幅广告,标志着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诞生。

  瀛海威作为中国大众的互联网启蒙者,率先在北京魏公村办了*家民营互联网科教馆,免费普及网络知识。

  两个月后,杭州西湖边,“中国黄页”诞生,迈出了让当时玄之又玄的网络技术服务普通中国人的*步。

  谁也不知道互联网的未来在哪里,但互联网创业如雨后春笋,各种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互联网服务千家万户的时代似乎已经到来。

  然而,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数千家公司死于资金断裂,行业一片尸山血海,就连已经在全国大部分城市都开通送货业务的电商领军者MY8848商城也倒在了上市前夜,没能迈过网络技术普惠化的鸿沟。

  经历了这一波汰换,阿里巴巴等幸存者们才终于迎来了中国经济崛起与信息技术爆炸的时代机遇,找到了适合中国市场的免费模式,不但搭起了技术普惠的阶梯,还在数以亿计的代码中,对业务难题不断深入求解,一步步实现了从互联网普及者到技术开拓者的转型。

  2008年,当时天猫还叫淘宝商城,与淘宝本身的商品库和店铺系统互不相通,购物要重新注册下单,效率低下、成本高企,毫无体验感,更无力应对用户体量的爆发式增长。

  业务需求的紧迫使得淘宝技术团队对系统来进行拆除重建的工作,构建起公共模块,打通两套业务和数据系统,摸索出了今天阿里分布式系统的基本架构。这一套架构,后来发展成为今天的阿里云。

  阿里云的出现,不仅让阿里巴巴在消费的人端的业务有更坚实的技术和算力基础,也提升了阿里在企业端的综合服务能力。

  正是阿里巴巴们多年的普及,打通技术成本壁垒,让原本高深莫测的互联网在普惠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彻底褪去了神秘色彩,推动中国在信息化赛道后发先至,实现弯道超车。

  随着业务越深入,互联网越普及,技术本身的价值越来越超过了表层商业化,阿里巴巴走到了又一个关口。

  2008年,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阶段,阿里巴巴也面临着海量数据增长怎么样处理以及打通支付宝、淘宝、B2B业务底层数据的难题,系统经常满负荷运转、算力捉襟见肘。

  对于一家网络公司而言,处理数据的能力是关乎生死的核心技术,这道坎非迈过去不可。让阿里突破难关的,是如今名闻天下的王坚以及今天越来越普及的云技术。

  云技术之难,相当于让几万个高矮胖瘦不同的人一起跑马拉松,还要跑出阅兵方阵的感觉,只要其中一个人出一个小问题,总系统就会出问题。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阿里云组建了一支阵容豪华的队伍,包括10多位IEEE Fellow,30多位知名高校教授,九成员工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研发人员占比国内*,在国际*技术赛事斩获60余项*,在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000余篇。

  然而,没有人看好王坚和阿里云团队。不但外部有行业大佬贬低只存在于理论上的云技术为“新瓶装旧酒”、“看不到前途”,就连阿里巴巴内部对于早期阿里云的不稳定也是怨声载道,甚至骂王坚是骗子,只等阿里云一黄,就来挖这块*的人才宝库。

  如今,阿里云不但解决了技术难题,解决了阿里内部的数据问题,还成为仅次于亚马逊AWS、微软Azure的全球第三大公有云。

  通过构建起互联网世界的算力基础设施,极大降低了信息技术硬件管理投资所需成本,阿里云成功服务国外内几百万行业客户,推动了国内企业向云计算的全面转型,把中国网络技术的普惠程度拉高到了又一个台阶。

  鉴于阿里云对国家战略的响应,王坚被选为非公有制企业中*个院士,在中宣部活动中获评“最美科技工作人员”;阿里云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两大奖项;“飞天云操作系统”项目获2017年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阿里云连续五年有技术当选世界互联网大会*科技成果......

  随着5G通信推广,工业互联网到来,对于数据处理所需算力的要求还将指数级增长。中国如果不完全解决算力软硬件问题,不但会阻碍互联网产业继续发展,还会导致数据主导权掌握在极少数玩家手里。

  为了给中小企业搭建信息化快车道,近几年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始终致力于促进我国云计算软件应用的推广。

  2020年,国家推出《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及《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促进我国云计算软件应用发展,帮助中小企业上云用云、构建云上产业平台。

  2017年10月,阿里巴巴达摩院在当年的云栖大会宣布成立,成为立足基础科研,探索科技未知的研究院。

  2018年,阿里巴巴成立了独立芯片公司平头哥,加大了进军底层基础硬件领域的力度。

  短短三年,阿里平头哥已拥有处理器IP、AI芯片及通用芯片等产品家族,旗下玄铁系列处理器出货量更已达25亿颗。不服就干的“平头哥”霸气推动着中国芯片产业的进步。

  2021年云栖大会上,平头哥发布了最新的倚天710通用服务器CPU芯片,采用业界*进的5nm工艺,单芯片容纳高达600亿晶体管,针对云场景的定制化设计,指标超出了业界标杆,一举迈入了由Intel、AMD、AWS等欧美少数巨头掌控的硬件领域。

  除了云技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中的数字中国建设还提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等重点产业。这也是阿里巴巴想要继续领跑行业,必然要肩负的重担。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夕,软银孙正义花了五六分钟,就决定用2000万美元投给刚刚成立不满一年的阿里巴巴,换来数千倍的回报。

  但事实是,即便不是慧眼也能看到阿里巴巴非比寻常,因为仅仅成立9个月,阿里巴巴就跃升为全球*的网上交易市场,吸引了投资者临门,估值以每日600万人民币的速度递增,根本不缺投资人。

  1999年4月24日,成立一个月的阿里巴巴开了一次讨论会——是做B2C,还是B2B。

  前者,是欧美大多数电子商务公司的选择,模式照搬就行,风险小,只不过当时中国社会连银行卡都没普及,信用体系基本空白。所以,网购用户基本是具备相当网络知识的精英阶层。

  回头来看,这个决定*的底气在于,中国特别是江浙沪地区,汇集了全世界最庞大的中小制造企业资源,却极度缺乏最关键的对外信息出口。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夜,决心做B2B业务的阿里巴巴,靠地推两条腿一家家企业上门推广普及电商业务,才得以成为了中国制造业登上的*艘信息化出海大船。

  2003年,伴随着国内交通运输、金融结算、身份信息、通信网络等等基础设施条件进步,以及加入世贸后人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国内消费市场的崛起,融合B2C、C2C的淘宝网成立,以免费开店免费使用的方式,将中国人真正带入了电子商务的时代。

  多年后,致力于建设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阿里云,同样响应了国家发展的大势。

  从“十二五”开始,云计算软件行业成为国家重点发展任务,还出台了专项规划;“十三五”进一步提出要支撑云计算成为新一代ICT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中的数字中国,云计算也是重点产业之一。

  有了各省市积极做出响应,中国云计算基础设施呈集群化分布于大江南北,阿里云在全球市场地位也不断抬升,社会价值不断显现。

  在今年云栖大会上,张勇宣布阿里巴巴真正开始启动“少年云助学计划”,向10000所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捐建“云电脑机房”,用算力促进教育公平。此前,阿里巴巴还发布“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动”,包括“加大科技投入,扶持欠发达地区数字化建设”等等。

  这二十年,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史上最波澜壮阔的时代,无数草莽枭雄、知识精英前赴后继,在一轮轮危机与复兴的周期中,创造出一个个千亿万亿的年轻独角兽、巨无霸。很多靠着资本扩张、狂捞快钱,蔑视研发技术、市场需求、经济规律,竟能一度立于商战中的不败之地。

  后疫情时代,泡沫猛然退潮,下一波宽松却遥遥无期,曾经豪赌资本化、地产化而不可一世的那些巨头一个个宴席散尽、人走茶凉。

  但像阿里巴巴这样的网络公司,仍然是一家高科技公司,这却不应该有什么争议。今天的网络公司,正在从应用层面走向技术层面,在芯片等领域的硬核创新,就是最直接的例证。阿里们正在引领一场新浪潮,这是适应商业规律的必然,也是响应国家战略的担当。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华商韬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投资界处理。

上一篇:网信后续:网信普惠退出计划被驳回 下一篇:鸿蒙40智慧助手重磅更新魅族Fl